集团新闻

烂柯杯 48 进 32 强激战正酣:AI 少年横扫老将,中韩豪强对决白热化


第三届烂柯杯世界职业围棋公开赛本赛首轮 48 进 32 强的较量于 7 月 1 日全面打响,16 场对决硝烟弥漫,既有中韩顶尖棋手的巅峰碰撞,也有新生代 “AI 门徒” 的惊艳亮相,更有老将宝刀未老的顽强抵抗。这场围棋盛宴不仅是技术的博弈,更是代际传承与创新的交锋。

一、焦点对决:中韩对抗白热化,老将新秀各展锋芒

本届赛事汇聚了中韩日等多国顶尖棋手,首轮便上演多场强强对话。中国棋手芈昱廷与韩国传奇老将刘昌赫的对决堪称经典。芈昱廷在局势落后大半盘的情况下,凭借深厚的厚势功底和精准的官子计算实现逆转,最终以中盘胜锁定晋级资格。另一盘焦点战中,柁嘉熹与朴常镇展开激烈绞杀,柁嘉熹在右上关键区域的算度精准,全程压制对手,展现出老将的沉稳与实力。

中韩对抗整体呈现胶着态势,五场直接对话中,中国棋手取得三胜两负的战绩。许嘉阳面对韩国罗玄时,从第 30 手便建立十多目优势,胜率始终保持在 90% 以上,最终轻松晋级;而赵晨宇与宋知勋的比赛则因前期布局失误陷入被动,未能实现逆转。这些对决不仅考验棋手的技术,更凸显了心理抗压能力的重要性。

烂柯杯 48 进 32 强激战正酣:AI 少年横扫老将,中韩豪强对决白热化

二、黑马崛起:14 岁 “AI 少年” 碾压九段老将

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中国 14 岁小将田沐沐的惊艳表现。面对日本九段苏耀国,田沐沐执白仅用 224 手便中盘获胜,全程胜率始终保持在 80% 以上,70 手后更是飙升至 100%,几乎零失误的表现被网友称为 “AI 式碾压”。这位 “吃着 AI 奶长大” 的新生代棋手,从启蒙阶段便以 AI 棋谱为教材,其行棋逻辑完全脱离传统思维,甚至在领先时主动退让以稳固优势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策略。田沐沐的胜利不仅是个人的突破,更标志着中国围棋新生代正以全新的技术路径颠覆传统格局。

三、战术革新:AI 思维重塑围棋竞技生态

田沐沐的崛起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AI 技术对围棋的影响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战略核心。中国棋手屠晓宇、范胤等在首轮比赛中均展现出对 AI 战术的深度运用,例如通过精准的形势判断和局部取舍压缩对手空间。这种 “AI 式打法” 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,更渗透到心理层面 —— 年轻棋手不再依赖经验积累,而是通过算法训练形成直觉反应,其行棋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显著提升。

相比之下,部分传统棋手仍在适应 AI 带来的变革。韩国老将刘昌赫在赛后坦言,年轻棋手的布局思路 “难以用传统理论解读”,而日本棋手苏耀国则感叹 “仿佛在与电脑对弈”。这种代际差异正推动围棋竞技向更高效、更精准的方向进化。

四、后续赛程:豪强会师,悬念持续升级

首轮战罢,16 位种子选手将加入 32 强战,新一轮对决将于 7 月 2 日展开。中国棋手辜梓豪、丁浩、李轩豪等将直面韩国申真谞、卞相壹等顶尖高手,中韩对抗的强度将进一步升级。值得关注的是,田沐沐将对阵中国九段廖元赫,这场 “AI 门徒” 与传统豪强的碰撞,或将成为技术革新与经验沉淀的终极考验。此外,唐嘉雯、吴依铭等女棋手的表现也备受期待,她们在首轮已展现出不俗实力,有望在后续赛程中创造更多惊喜。

五、观众与媒体:新生代崛起引发热议

赛事期间,社交媒体上 “AI 围棋”“00 后棋手” 等话题持续刷屏。网友纷纷惊叹田沐沐的 “机器级稳定”,并调侃 “人类棋手正在被 AI‘教做人’”。围棋评论员则指出,这种技术迭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—— 中国新生代通过 AI 训练实现弯道超车,而韩国棋手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,恐将失去传统优势。

英国365

从芈昱廷的逆转到田沐沐的碾压,烂柯杯 48 进 32 强的较量不仅是一场场棋局的胜负,更是围棋运动在技术浪潮中的自我革新。随着 32 强战的打响,这场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博弈,将继续书写属于围棋的新篇章。